当前因岛屿纠纷的关系紧张只是历史的一个瞬间。既要认真对付这个问题,中菲历史上有过漫长的交往史。也不能让这个瞬间把中华民族的雄心和各种品格拴住。
当局初步统计至少有1万人遇难。有报道分析,超级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中部。这有可能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级别最高的台风。
至少已有22个国家许诺向菲律宾灾民提供援助。据报道,世界在迅速形成针对菲律宾灾民的救援潮。菲律宾外交部11日宣布。美国、俄罗斯已决定向菲律宾派出军队、军机或临时医院参与救援。
对菲律宾的国际救援阵列中,认为。中国不应缺席。尽管中国沿海也有遭到海燕”袭击的地区,受了损失,中国首先需要搞好自救,也尽管因南海抵触菲律宾同我关系紧张,但我积极参与对菲中部灾民的救助还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必需的
中国伸出援手,一个邻近国家遭遇罕见天灾的时候。这是作为大国应该有的道义。这同哪个邻国是友好国家,还是不太友好的国家无关。以正常规模援助菲律宾,这是中国不因这场风灾在国际社会丢分的底线。中国是开放型国家,与世界是紧密互动的关系。中国的国际形象、尤其是重大问题上行为方式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对我自身的利益至关重要。
自己的损失很可能会大于菲律宾因这项受援不足而受到损失。如果中国这次采取冷淡的援菲态度。
中国主流社会对政府及相关机构援助菲律宾灾民是支持的大家不只理解这当中的利害关系,相信。而且援助那些灾民也是大多数了解灾情的中国人的天然反应。应当行随心指,果断做我应当做的事情。
互联网上都会有人激烈反对。国家有关部门应对此表示出足够的接受力和担当精神。这些声音不代表中国社会的主流态度,如今每当有国家对外援助的消息传出。有关部门在必要时应当对这种声音进行正面回应,引导社会对援外形成更理性的思考,而不能任由一些非理性的声音主导舆论场。
同历史上出于地缘政治考虑的某些过度外援完全不同。尤其是菲律宾有很多华人华侨,援助菲律宾灾民是正大光明的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大陆遭灾时发起海外援助的积极力量。和他所处的社会遭遇重大灾难时,提供援助的正当性不容置疑。
中国民间慈善机构如果针对这次对菲救援有所作为,不只政府。应当受到舆论的鼓励。中菲因南海产生的恩恩怨怨,不应阻断两国民间共同抵抗天灾的合作。
不影响我对国家南海一贯政策的支持。援助灾民应与国家坚持既有的领土主张互不相扰,呼吁向菲律宾灾民提供援助。中国社会的胸怀应能同时容下这些不同的事。
至今难以了断。但风灾出现后,菲律宾政府在马尼拉香港游客被劫持事件中态度不佳。香港特区政府向菲律宾灾民表达了人道主义的慰问。中国内地亦应逾越中菲间的各种问题,就救援谈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