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一系列外交布局趋于明晰,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中国国家战略的一些特点。其中,陆海并进、安全与发展并举,集中精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国家战略的一条主线。与之相应的是,中国确立了两大战略方向并与中国重大基础建设工程相结合,集中表现为:航母东向、高铁西进。
(一)航母东向,意在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
中国为什么要造航母?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中国面临严重的安全挑战!挑战来自哪里,无疑来自东面,也就是来自西太平洋。
美国重返亚太,着力点在军事。60%的美国军力部署西太与美日菲狼狈为奸相结合。与此同时,来自美日菲海盗团伙的战争叫嚣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什么一架B2搞定中国;什么封锁中国贸易通道;什么封锁宫古海峡;什么美日安保条约云云。真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面对严重的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争威胁,中国不可能熟视无睹、坐以待毙。加之中国的经济中心在东部沿海,中国也不可能停留在陆基近海防御阶段。中国必须走向海洋,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依托六艘以上的满足体系战、空海一体战要求的新型航母的强大的蓝水海军,把中国防御前沿前推2000海里以上,使中国沿海成为战略腹地而不是战略前沿。惟此,中国才可以称得上是绝对安全。
(二)高铁西进,旨在解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现在,世界经济中心加速向亚太转移,亚欧大陆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美国所以急于重返亚太,抛出华而不实的TPP、TTIP,目的是重建以美国为核心的太平洋和大西洋贸易体系,巩固其摇摇欲坠的美元霸权和产业链条的高端地位。
中国是亚太大国,也是亚欧大陆的重要国家,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必须牢牢抓住世界中心向亚太转移、亚欧大陆地位凸现的历史机遇,将自身发展与亚欧大陆一体化进程并且结合起来,与亚欧大陆结成命运共同体,与亚欧大陆各国包容互鉴、合作共赢。
在出席上合组织13次峰会期间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习总明确提出两个丝绸之路计划,即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与之相适应的,是中国的高铁外交。中国决心与亚欧大陆国家一道,以高速铁路为骨干,构筑沟通太平洋和地中海、波罗的海的陆地大动脉。这样的大动脉,将为强化亚欧大陆交通互联、贸易互通提供便捷高速的基础支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的计划是宏大的,也是可行的。中国有足够的能力实现航母东向、高铁西进目标。
一是,中国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国防现代化。
到今年底,中国GDP总量将突破9万亿美元,按1.33%计算,军费开支也可以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如果需要,中国完全可以将军费开支占比提高到2%以上,新增的800亿美元完全可以支撑6个以上现代化的航母作战群。
二是,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目前独步全球。中国拥有的高铁里程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其安全、高效、节省的优势已经为事实所证明。
三是中国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可以为强化海外投资提供资金保障
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中国的外汇储备到年底将突破3.5万亿美元。这么多钱,不能只做存款,也不能主要用于购买美债,扩大海外投资,实现最大幅度的保值增值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支持建设跨垮太平洋和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高铁网络,不仅有利于促进亚欧大陆整合,实现区域一体化,而且可以拓展中国贸易空间、增加中国海外利益。
与美国的TTP、TTIP不同,中国的高铁西进基于王道和命运共同体思维。它是互利和共赢的,而不是维护霸权利益的。
因此,笔者认为,只要宣传到位、协议诱人,亚欧大陆各国会欢迎中国的高铁西进计划的。建设一个不同于美国主导的新型的互利的贸易体系,无疑应成为宣传中国高铁西进战略的立足点和软实力所在!
1994年10月,美国海军在未向中国方面事先通报的情况下,派遣“小鹰”号航母,沿中国领海边界巡航,并驶入中国领海,跟踪一艘刚刚完成远海训练的中国海军“汉”级攻击型核潜艇。
为此,两军战机一度发生空中对峙,这就是着名的“中美黄海对峙事件”。
1994年10月,当时的美国针对朝鲜的核计划即将进入实战部署而朝鲜拒绝了美日提出的核查并改换轻水反应堆的建议。随后命令西太平洋舰队的小鹰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开进黄海以封锁朝鲜西海岸。
当时的中美关系,因美售台f16战机以及后来的银河号搜查事件而陷入低谷,双方停止了一切的军事交流。
黄海有一部分属于国际公海,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当一国要在国际公海执行针对他国的封锁行动时,应事先向临近该海域的周边国家通报,以避免误伤事件的发生。
当时美国海军在未向中国方面事先通报的情况下,派遣航母沿中国领海边界巡航,遭遇到一艘刚刚完成远海作训正在水面返航中的中国海军汉级核攻击潜艇。
美军不但没有避让,反而起飞“北欧海盗”反潜机投掷反潜声纳浮漂对中国潜艇方位进行三角计算。
这对一艘潜艇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意味着下一步就是反潜攻击。中国潜艇一边进行下潜规避,一边用长波电台和青岛基地联系,请求支援。
美军小鹰号不但没有中止这一危险行动,反而全队跟进,驶入中国领海,死缠住汉级潜艇不放。
北海舰队青岛基地接到电报后,命令海航紧急出动两架歼8贰带弹出航并派两架su-27战机护航支援中方潜艇。
在黄海上空,中方飞行员先用英语警告美方——你们已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退出。
小鹰号不但装聋作哑,反而起飞了两架f14雄猫进行警戒飞行。这时局面陷入僵持,中国的两架歼8二只好保持在内圈,另外两架su27则在外圈与f14作平行飞行监视对方。
美国佬的霸道行为最终激怒了中国飞行员,中国的一架su27突然拉高,然后猛的向右翼的f14斜切下去。美国飞行员向右加力猛拉,逃离接触空域。
同时中国的歼8贰战机打开火控雷达锁定美军航母编队。双方剑拔弩张,海上冲突一触即发。美军的f14降落后。小鹰号全队驶离中国领海。在向横须贺司令部通报情况后,为避免和中国海军再次危险接触。奉命返回母港。
2009年3月8日,在中国南海,美国海军称美海军潜艇监测船“无瑕号”(USNSImpeccable)遭到5艘中国船只对峙,随后美国五角大楼一匿名官员承认,该船确实是在中国南海进行情报搜集工作。
2009年4月7日至8日期间,“胜利号”与另一艘美国海军监测船“忠诚号”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活动时,也曾与中国渔船发生对峙。
2009年5月,美国海军监测船“胜利号”在次进入黄海中国专属经济区并与中国渔船发生对峙,这是两个月内发生的第五起中美船只“对峙”事件,“胜利号”此前也曾发生与中国船只对峙的情况。
“中美黄海对峙事件”引起了双方高层的重视。
美国海军对该事件的描述是“二战后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区域最具爆炸性的海上接触”。1994年的11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切尼访问北京,和中国商量建立‘中美海军海上航行双边通报制度”。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中国在该事件后,开始加紧对潜艇的改进和对航母攻歼战术的研究,海航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升。
此外,系列电影007《明日帝国》开始部分的南中国海事件就是美国人以1994年的事件为原型而改编的。中国一直保持低调。
但在空军内部“疯狂的伊凡”就成了对付美军军机非法侵入的常用一招,1994年10月的事件只是以后中美海空较量的开始。
“中美黄海对峙事件”一表象的背后,是整个西太平洋战略态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大格局。这个大格局就是中国在西太平洋已经开始崛起,中国经济和工业、科技实力的增长,已经给中国的军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军事发展的内在障碍正在消失。
英国媒体11月7日报道,原题:在中国海岸附近,尾随“转向”而至的美国航母展露牙齿 五角大楼削减预算和华盛顿的政治僵局,虽令美国“重返”亚洲的可持续性遭到怀疑,但这种军事现实已在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上显露无遗。
在距中国海岸不到300公里的地方,“F-18”超级大黄蜂喷气式战机正在甲板上急速轰鸣——这是美海军独霸亚洲的象征,中国分析家担心这或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遏制北京崛起中的实力。仅在30公里开外,就有一艘形单影只的中国海军护卫舰,但它明显处于美军舰和飞机的监控范围内。
作为努力与中国军方交往的一部分,“乔治·华盛顿”号的官员正在航母上接待中国军方官员。但中国海军的那艘护卫舰并未受到邀请。
该航母战斗群指挥官海军少将马克·蒙哥马利,指向那艘掩映在雾霾中的中国军舰说,如今在互为竞争对手的国家之间,这种狭路相逢的场面愈加常见,“你肯定能看到中国海军正进行现代化和扩张。他们必将在我们附近活动。
“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通常由数十架战机支持的驱逐舰、巡洋舰和快速攻击潜艇组成,它们为美国唯一永久驻扎海外的这艘航母提供保护。
该航母以日本横须贺为基地,是过去5年来美海军在亚洲各地更频繁现身的最显着标志,也是华盛顿备受争议的亚洲“转向”的要素之一。
尽管疲于应付预算削减,但未来几年内美国将在该地区大幅扩展联合军演、实弹射击和反潜演练,按美军方说法,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应对突飞猛进的中国武器。
“乔治·华盛顿”号的官兵表示,大多数时间,该航母都通过代价高昂的百余次舰载机例行突击起飞来保持战备状态。
即便多年来保持两位数军费增长,中国军事实力仍远落后于美国。中国飞行员仍在由苏联时期航母改装的“辽宁”号上试飞。
尽管中国的造船厂建造新的常规潜艇及核潜艇、驱逐舰和其他重型武装水面舰船的速度快于任何国家,但专家认为该国首艘国产航母的建造不会于2020年前竣工。
日益壮大的中国舰队已开始远离其海岸,展开例行军演,并驶出长期遏制中国海军进入日本以东开阔海域的所谓“第一岛链”。
但亚洲和西方分析家都认为,中国海军仍需多年时间才能在远离其海岸的区域获得长期作战的实力。
蒙哥马利在评估当前局势时表示,他的海军将坚持(对华)打造作战能力和接触交往并举的方式。简言之,“这里的军舰会越来越多。”
-
1971年5月初的一天上午,在台湾以东的公海上,两艘配属中国人民海军东海舰队的猎潜艇正在航行,它们将和另一艘护卫舰组成一支小型反潜舰队,为5天后将要穿越巴士海峡,经由公海返回北方某基地的一艘核潜艇护航。
中国核潜艇的动向引起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的关注。
国防部长莱德尔神情严峻地向美国总统汇报中国发展核潜艇可能给美国的麻烦后说:“我们该找到那艘核潜艇,把它干掉。这是我们刚刚拟好的‘计划’请您过目。”
两天后,奉命执行“木星计划”的美国“大白鲸”号导弹核潜艇诡秘地驶进南海。不久,中国海军的225号攻击潜艇便发现了“大白鲸”。为了追逐快速运动中的目标,225号艇被迫也加大了自身动力。当然噪音也会随之增大,它已经无法再隐蔽自己了。
发现附近有中国W级潜艇,美国指挥官布赖恩特高声发出下潜命令。他不太相信那些过时的W级潜艇能发现“大白鲸”,那没准不过是一艘正在返回基地的潜艇而已。站在一边的副艇长皮尔逊对下潜命令不满地说:“为什么不干脆向左退出中国人的领海?”
布赖恩特咆哮道:“住口!你搞错一个概念。我们并未侵入中国的领海,谈不上什么‘退出’。美国政府从未承认过中国人自己划出的海疆!再说如果现在向左行驶,将会与那艘潜艇更接近,它肯定会紧咬不放的。 而‘大白鲸’号从未有被人追赶着逃跑的习惯!”
225号潜艇艇长杨舟决定与“大白鲸”号玩一个花招:先掉头高速向西北去,造成正在脱离这片海域的假象,然后再慢速沿航道折回,漂移到125方位,在那里等着它。等“大白鲸”放心大胆地转向西南时,225 号潜艇再突然加速切入。
布赖恩特果然上当了,四个小时之后,他发现“大白鲸”已处在了225号潜艇的鱼雷弹道上。此时,他顾不上皮尔逊尖刻的指责,命令打满左舵。他认为,中国舰艇决不会与一艘导弹潜艇相撞,它会想方设法避开的。
225号艇长杨舟没有退缩,他命令:“不能让它在我们的领海内横冲直撞,保持原速,照直冲上去!”
“天哪,它在和我们对着干呢。” “中国人”皮尔逊喃喃地说道,“他们当然愿意用一艘小型攻击潜艇换一艘导弹核潜艇!”
“倒车!全速后退!”布赖恩特定下神,铁青着脸咆哮道,“让它冲到面前去,那时再整治它!”
当狼狈的“大白鲸”号导弹核潜艇正过艇身,缓慢地停止倒退时,225号艇正处在它的右舷20度的位置上。在这个位置随时可以对目标用鱼雷进行攻击。
在“木星计划”中,这艘导弹核潜艇的任务是潜伏于大陆沿海之中,一旦发生战争,它所装备着的“海神”导弹便可彻底摧毁中国人的近海防御部署。但现在它却过早地暴露了自己。有那么一瞬间,布赖恩特真想下令对那艘攻击潜艇先行发动攻击,他知道,那样一来且不说会引发什么外交事件,还将会招来中国人的合情合理的围捕和攻击,不等“大白鲸”号溜出南海便会被人家干掉。
布赖恩特思前想后,终于作出决定:按原航向行驶,厚脸皮就厚到底,让那艘攻击潜艇在屁股后面跟着吧,先试试它的反应再说。W级潜艇的速度没法与“大白鲸”相比。
经过分析,225号潜艇的海军们认定“大白鲸”会向西南航行,因为那是一条距外海最近的航道,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可以快速溜掉。经过十余个小时艰苦的长途跋涉,225号潜艇终于到达了可以纵横向拦截目标的最佳方位。
两艘潜艇愈来愈靠近了。225号艇一边前进,一边用主动声纳搜索。对潜艇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破釜沉舟的战术。因为225号艇在咬住目标不放的同时,自己的位置也暴露无遗。
225号攻击潜艇发射的高频率脉冲一声又一声地击中目标,眨眼间便传播到20海里外的接应225号艇的三艘攻击潜艇的被动声纳中。三艘攻击潜艇立刻加速朝那个方位包抄过去。
“大白鲸”号导弹核潜艇至此已无路可逃,这只骄横的猛兽终于被关入了笼中。
副艇长皮尔逊犹豫地看着艇长,吞吞吐吐地说:“继续潜行只能刺激他们的攻击欲,但他们无论如何不敢向一艘浮在海面上的美国潜艇发动攻击。如果我们浮出水面……”“好吧。”布赖恩特无奈地说:“请你代我指挥潜艇上浮吧。”
他迅速拟好一份电文,电报发往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要求空中力量支援。
大白鲸”号导弹核潜艇那巨大的身躯轰然一声破水而出。离“大白鲸”号导弹核潜艇仅仅2000米之处,一艘W级攻击潜艇缓缓从水中冒了出来。与“大白鲸”相比,这艘攻击潜艇显得十分矮小。但是,当潜艇指挥塔上的信号灯对着导弹核潜艇,连续用国际码打出闪光信号时,它所显示出的那种威严和力量,是任何人也不敢小觑的。
最后警告!最后警告!你已侵入我国领水,望标明身份,立刻撤出。否则将遭到攻击!”
在华盛顿,在白宫,在美国总统的办公室中,国防部长莱德尔带着歉疚的神情,悄悄瞟了颓然而坐的总统一 眼。“立刻中止‘木星计划’!”总统宣布。
接到命令后的布赖恩特凝视着漂浮在“大白鲸”号右舷1000米之外的那艘攻击潜艇发怔。皮尔逊凑了过来:“您在想什么,先生?”布赖恩特轻声说:“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海军---只要它有钱。但是,它却无法用钱造就真正的海军那种永不畏惧和永不妥协的进攻精神。你可以摧毁一支舰队,但你没法摧毁这种精神。”